設備型號:WJK07
一、
實驗目的
污泥的含水率很高,一般為96%~99%,體積很大,為了后續處理機綜合利用和**終處理,需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脫水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濃縮、自然干化、機械脫水、干燥和焚燒等。濃縮是污泥脫水的**主要方法。污泥濃縮的脫水對象是間隙水。經過濃縮后,體積大大減小,當污泥的含水率由99%降**96%時,體積可縮小到原來的1/4,這就為污泥的輸送、消化、脫水、利用與處置創造了條件。
污泥濃縮池主要用于濃縮初次污泥及初次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其特點:結構簡單;造價低。本實驗裝置是污泥濃縮池的教學實驗設備,通過本實驗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1、 了解污泥濃縮池的內部結構
2、 觀察污泥的流動方向及沉淀效果
二、
實驗裝置的工作原理:
重力濃縮法實施用**廣泛和**簡便的一種污泥濃縮方法。重力濃縮法是利用自然的重力沉降作用,分離出污泥中的間隙水。污泥利用重力沉降將比水重的懸浮顆粒從水中去處。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份,濃縮可以降低其含水率,通過濃縮,能夠減小池容積和處理所需的投藥量。
裝置構造如圖,該池呈圓錐形,底面傾斜度很小,進泥口設在池中心,自進泥口進入的污泥向池的四周緩慢流動過程中,固體粒子得到沉降分離,分離液則流出。被濃縮到池底的污泥從排泥管中排出。
重力沉降濃縮法適用于密度較大的污泥,如初次沉淀池污泥、腐殖污泥與厭氧消化污泥等。該法操作簡便、運行管理費用低。
表1 重力濃縮中經過處理和未經處理固體的典型濃度以及固體負荷(WEF,1996)
污泥或生物固體的類型 |
固體濃度/% |
固體負荷/[kg/(m2·d)] |
未經濃縮 |
濃縮以后 |
分離方法
初沉污泥
滴濾池腐殖質
生物轉盤
活性污泥
純氧曝氣活性污泥
過量曝氣活性污泥
一級厭氧消化污泥 |
2~6
1~4
1~3.5
0.5~1.5
0.5~1.5
0.2~1.0
8 |
5~10
3~6
2~5
2~3
2~3
2~3
12 |
100~150
40~50
35~50
20~40
20~40
25~40
120 |
綜合方法
初沉污泥和滴濾池腐殖質
初沉污泥和生物轉盤
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和滴濾池腐殖質 |
2~6
2~6
0.5~1.5
2.5~4.0
0.5~2.5 |
5~9
5~8
4~6
4~7
2~4 |
60~100
50~90
25~70
40~80
20~40 |
化學污泥
高石灰量
低石灰量
鐵 |
3~4.5
3~4.5
0.5~1.5 |
12~15
10~12
3~4 |
120~300
50~150
10~50 |
三、
實驗裝置的組成和規格
裝置本體包括:池體、進水管、導流板、下錐體、排泥管、出水管等。
配套裝置包括:水泵、配水箱、連接管道、閥門及實驗臺架等。
裝置外形尺寸:φ500mm×700mm
四、
實驗配套設備及儀器(由用戶自行購買)
測定濁度和懸浮物的儀器和設備,如濁度儀、天平、抽濾設備、濾紙等。
五、
說明
1、 池體用有機玻璃制作
2、 配套儀器及設備由用戶自行決定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