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PC)的制備
Ⅰ.富含血小板血漿(PRP)法分離制備血小板法(富漿法)
先將全血經輕離心,分離制備富含血小板血漿,之后將富含血小板血漿重離心,移去上層血漿,下層沉淀即為濃縮血小板。在第二次重離心制備濃縮血小板前,可將**次輕離心獲得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進行白細胞過濾處理。具體操作如下:
1.采血
2.輕離心成分分離制得紅細胞、富含血小板血漿。
建議離心條件:溫度:22℃±2℃,加速:9 r/min,減速:3 r/min,200ml袋離心力為478g,400ml袋離心力為850g,離心時間為8分鐘。(賀利氏離心機)
輕離心,使紅細胞(RBC)、白細胞(WBC)沉淀,上層血漿的大部分血小板(PLT)尚未沉淀,分離此血漿即為富含血小板血漿,約含全血中70%的PLT(根據調節離心機的離心力和時間有所不同)。
3.重離心富含血小板血漿。
第二次離心:溫度:22℃±2℃,加速:9 r/min,減速:3 r/min,離心力2988g,離心時間為10分鐘。濃縮血小板1個單位留漿20-25ml,2個單位留漿30-45ml。
4.擠去上層貧血小板血漿, 再回部分貧血小板血漿置血小板內, 形成血小板懸液,靜置1.5-2h;8h內制備必須完畢。
5.血小板懸液振蕩保存,等待檢測報告,不合格剔除。
6.根據需求選擇合格血小板懸液進行匯集過濾。
7.開放式6h內輸完。
8.密閉式振蕩保存(無菌接駁,血小板貯存袋,細菌監測)。
富漿法的特點:PRP-PC質量不穩定,WBC殘留量高,輸洼安全性差 ,反復輸注常會誘發血小板輸注無效。
Ⅱ.白膜(BC)法分離制備血小板法
全血shou先經重離心后分離白膜層,將白膜層再經輕離心后,去除紅細胞和白細胞,即得濃縮血小板。具體操作如下:
1.采血
2.成分分離并制備白膜得少白紅細胞(白細胞去除率約85 %)、血漿、白膜。
建議離心條件:溫度:22℃±2℃,400ml袋離心力轉速2515轉/2100g,離心時間為14分鐘。
3.分離白膜層,約含全血中90%的PLT,室溫靜置**少4h,可保存24h。
目視挑選白膜,發生了凝聚及白膜太薄者予以淘汰,不用于制備濃縮血小板。
4.白膜置于血小板保存箱過夜但不振蕩,同時等待病毒等檢測結果
5.等待血小板需求,根據需求選擇合格白膜進行匯集血小板的制備。將10-12單位(5-6袋)白膜混合,總重約500-580ml,充分混勻。
6.輕離心
離心條件:溫度:22℃±2℃,400ml袋離心力轉速800轉/212g,離心時間為10分鐘。
注:裝杯時匯集袋兩側夾硬紙板固定,使匯集袋平整。
7.分出上清液,即為匯集濃縮血小板,經血小板濾器過濾,得匯集少白細胞濃縮血小板。
8.血小板發放;細菌監測。
白膜法的特點:優點是血小板中白細胞殘留量較低,輸注安全性好,血小板膜表面CD62p的表達率顯著降低,提高了總ATP水平和低滲性休克反應的能力。缺點是血小板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