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鬼針草提取物的抗菌研究
摘要:以白花鬼針草的提取物對6種常見的細菌進行抑菌試驗,結果表明百花鬼針草有抑制細菌的作用。
關鍵詞:白花鬼針草提取物;抑菌作用;**低抑菌濃度
白花鬼針草產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生于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廣布于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我G民間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濕關節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等。為了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百花鬼針草,現在我們對白花鬼針草進行抗菌性研究。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白花鬼針草
供本植物白花鬼針草采自廣州大學城,采樣時為盛花期,成片生長。
1.2試驗菌菌種
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堪薩斯分支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
1.3培養基
牛肉蛋白胨培養基
1.4 主要儀器
循環水真氣泵,
旋轉蒸發儀,恒溫培養箱,電熱高壓蒸汽滅菌鍋,超凈工作臺
1.5百花鬼針草提取物的提取及溶液配制方法
取白花鬼針草莖葉5kg,切碎,然后在50攝氏度以下烘干,用植物試樣粉碎機粉碎,在自制的索氏提取器中用體積濃度為95%的乙醇回流提取14天,濃縮后所得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進行萃取,分別得到白花鬼針草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乙醇部分和水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濃縮后用無菌水定容**1g/ml(即1ml水中含有1g植物干物質),冷藏待用。
1.6菌種活化及菌懸液制備
供試菌種原種經培養基平板活化,擴大培養,用無菌生理鹽水配制成10^7~10^8CFU/ml 的菌液,備用
1.7抑菌活性測定
1.7.1濾紙片法測定抑菌作用
去直徑6mm的濾紙片,置于1g/ml的白花鬼針草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的溶液中12h,對照用無菌水,110攝氏度下高壓滅菌備用,將上述供試菌液各取0.5ml與相應固體培養基,在超凈工作臺內制成含菌平板,取含浸出液的濾紙片貼在含菌平板,取含浸出液的濾紙片貼在含菌平板上,每皿貼5片,每菌做3次重復,細菌置37攝氏度的生化培養箱內培養48h后濾紙片的抑菌圈大小,比較抑菌效果。
1.7.2**低抑菌濃度(MIC)測定
根據肉湯連續稀釋法,將100%(即1ml水中含有1g植物干物質)的白花鬼針草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稀釋各5ml,把制備好的菌懸液分別吸取0.1ml,對應加入到白花鬼針草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不同濃度的稀釋液中,對照用無菌水,充分搖勻,放入培養箱,細菌37攝氏度培養24h,取出觀察結果,如官底有膜狀、片狀或粒狀生長物,振蕩后液體混濁者為陽性管;管內液體澄清,肉眼未見有菌生長者為陰性管,找到**低抑菌物濃度的陰性管,則為百花鬼針草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的**低抑菌濃度
2,結果與討論
1)植物體內含有多種活性成分, 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效果, 這已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8- 10] . 本實驗結果說明, 薇甘菊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溶液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有一定的抑制生長作用.
2)據有關文獻報道, 黃酮類化合物是藥用植物的一大類有效成分, 具有多種生物活性, 其主要作用之一是抑菌或殺菌, 低濃度能抑菌, 高濃度能殺菌[ 11] . 本實驗已初步證明薇甘菊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為下一步從薇甘菊中可能分離出黃酮類化合物或其他的抑菌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論依據.
3)薇甘菊提取物石油醚部分、乙醇部分和水部分還有待進行進一步的活性研究, 在活性監測下, 對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進行提取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