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崗位操作規程 1
1、崗位任務 1
2、崗位所轄范圍 1
3、設備一覽表 2
4、崗位所用原料、成品規格要求 3
5、崗位操作原理及相關理論 4
6、工藝流程 4
7、工藝操作指標 6
8、開停車操作及正常操作控制 7
9、設備操作規程 13
10、非正常現象原因及處理方法 16
11、崗位中間控制檢驗項目及頻次 17
12、巡回檢查內容和要求 18
13、交接班交接內容及責任 18
14、崗位職責與監督考核 19
15、安全操作規程 20
濃縮崗位操作規程
、崗位任務
1.1負責高壓水解出料甜水的預濃縮。
1.2負責處理后的甜水的濃縮并向甘油蒸餾崗位輸送規定濃度的粗甘油。
1.3負責濃縮系統冷凝水的收集回收。
1.4負責本崗位全部工藝設備、管道、閥門的操作與維護保養,及時消除跑、冒、滴、漏。
1.5負責本崗位的全部自控儀表的操作。
1.6負責本崗位與其它相關崗位(包括修理、電工、儀表工)的聯系。
1.7負責本崗位生產安全。
1.8 負責本崗位操作區域及衛生包干區的打掃清理工作。
、崗位所轄范圍
2.1自預濃縮一效(T501)進料管閥門前一個法蘭起到甜水貯罐(V501a-c)出口閥前一法蘭止。
2.2自濃縮進料泵(P506)前控制閥前一個法蘭起到粗甘油進料貯罐(V601)管道止。
2.3水解粗酸出料經濃縮段管道自進粗酸甜水換熱器(E501)前一法蘭起到出崗位區域止。
2.4水、電、汽、氣等自進入崗位**個閥門起在本崗位所在區域。
、設備一覽表
序號 |
位號 |
設備名稱 |
材質 |
數量 |
型號與尺寸 |
附 件 |
1 |
E501 |
粗酸**冷卻器 |
316L |
1 |
F=80m2 |
|
2 |
T501 |
預濃縮一效 |
304 |
1 |
D1600*5500 |
|
3 |
P501 |
預濃縮一效循環泵 |
304 |
1 |
Q=20m3/h H=32m |
|
4 |
T502 |
預濃縮二效 |
304 |
1 |
D1600*5500 |
|
5 |
E502 |
粗酸第二冷卻器 |
316L |
1 |
F=40m2 |
|
6 |
P502 |
預濃縮二效循環泵 |
304 |
1 |
Q=50m3/h H=20m |
|
7 |
P503 |
預濃縮二效循環泵 |
304 |
1 |
Q=50m3/h H=32m |
|
序號 |
位號 |
設備名稱 |
材質 |
數量 |
型號與尺寸 |
附 件 |
8 |
P504 |
氫化油冷卻泵 |
304 |
1 |
Q=25m3/h H=32m |
|
9 |
BE501 |
預濃縮二效加熱器 |
316L |
1 |
F=80m2#p#分頁標題#e# |
|
10 |
BE502a |
預濃縮冷凝器 |
316L |
1 |
F=200m2 |
|
11 |
BE502b |
預濃縮冷凝器 |
316L |
1 |
F=40m2 |
|
12 |
V501 |
真空瓶 |
碳鋼 |
1 |
V=0.2m3 |
|
13 |
Pz501a、b |
水噴射真空泵 |
碳鋼 |
2 |
|
W=3kw |
14 |
P505 |
預濃縮二效出料泵 |
304 |
1 |
Q=125.m3/h H=32m |
|
15 |
BE508 |
預濃縮出料換熱器 |
316L |
1 |
F=40m2 |
|
16 |
Pg501 |
潛水泵 |
|
1 |
200QJ80-55/5 |
W=25kw |
17 |
V502a-c |
甜水貯罐 |
碳鋼 |
3 |
V=180m3 |
|
18 |
V504 |
已甜水處理貯罐 |
304 |
1 |
V=25m3 |
|
19 |
P506 |
一效進料泵 |
304 |
1 |
Q=6.3m3/h H=40m |
|
20 |
BE509a/b |
一效預熱器 |
304 |
2 |
F=40m2 |
|
21 |
BE503 |
一效蒸汽加熱器 |
316L |
1 |
F=60m2 |
|
22 |
T503 |
一效蒸發器 |
304 |
1 |
D1200*10000/
D1600*3700 |
|
23 |
P507 |
一效循環泵 |
304 |
1 |
Q=100m3/h H=32m |
|
24 |
P508 |
一效循環泵 |
304 |
1 |
Q=100m3/h H=32m |
|
25 |
BE504 |
二效加熱器 |
316L |
1 |
F=200m2 |
|
26 |
T504 |
二效蒸發器 |
304 |
1 |
D1200*10000/
D1600*3700 |
|
27 |
P509 |
二效循環泵 |
304 |
1 |
Q=200m3#p#分頁標題#e#/h H=40m |
|
28 |
BE505 |
三效加熱器 |
316L |
1 |
F=200m2 |
|
29 |
T505 |
三效蒸發器 |
304 |
1 |
D1200*10000/
D1600*3700 |
|
30 |
P510 |
三效循環泵 |
304 |
1 |
Q=20m3/h H=20m |
|
序號 |
位號 |
設備名稱 |
材質 |
數量 |
型號與尺寸 |
附 件 |
31 |
BE506 |
三效一冷 |
316L |
1 |
F=150m2 |
|
32 |
BE507 |
三效二冷 |
316L |
1 |
F=80m2 |
|
33 |
P511 |
甘油出料冷卻泵 |
304 |
1 |
Q=25m3/h H=32m |
|
34 |
P512 |
三效出料泵 |
304 |
1 |
Q=6.3m3/h H=40m |
|
35 |
V505 |
殘汽收集罐 |
304 |
1 |
V=0.1m3 |
|
36 |
V506 |
真空瓶 |
碳鋼 |
1 |
V=0.2m3 |
|
37 |
Pz502a-b |
水環真空泵 |
碳鋼 |
2 |
|
W=3kw |
38 |
V507 |
冷凝水箱 |
304 |
1 |
V=3m3 |
|
39 |
P513 |
甜水冷卻泵 |
304 |
1 |
Q=100m3/h H=32m |
|
、崗位所用原料、成品規格要求
4.1原料規格要求
4.1.1甜水
外 觀:清澈無雜質
水解原料 |
氫化油 |
脂肪酸 |
殘渣 |
甜水濃度% |
13-18 |
12-17 |
6-8 |
4.1.2處理后甜水
外 觀:清澈無雜質
濃度% |
≤30 |
30-40 |
40-50 |
≥50 |
皂化當量mmol/100g |
0.25 |
0.3 |
0.35 |
0.45 |
4.2濃縮規格要求#p#分頁標題#e#
4.2.1預濃縮二效出料
濃度:25-28%
≥22%(有殘渣水解甜水出料時)
4.2.2濃縮三效出料
濃度:85-90%
堿度:0.1-0.3 mmol/100g
皂化當量:≤0.8mmol/100g
、崗位操作原理及相關理論
5.1閃蒸:高溫飽和液體進入擴容器后壓力下降,高溫液體部分進行汽化且吸收大量的熱量,而未汽化液體的溫度較原來有所降低,而提高溶液的濃度。
5.2真空濃縮:是指系統在真空條件下,溶液的沸點隨著系統的壓力(低于大氣壓時稱為真空)降低而降低。在進行濃縮操作過程中,在含有同樣熱量的液體的條件下,沸點越低蒸發量越大,從而提高溶液的濃度。
、工藝流程
6.1預濃縮工藝流程
6.1.1工藝流程簡圖

6.1.2工藝流程簡述
水解出料甜水直接由出甜水管道壓入預濃縮一效(T501)進行閃蒸,預濃縮釜內甜水由泵(P501)經換熱器(E501)與高壓水解出料粗酸進行熱交換后回**釜(T501)內。預濃縮一效由液位自動控制系統(LIC504)向預濃縮二效(T502)進料,預濃縮二效甜水由泵(P502)部分經換熱器(BE501)與一效閃蒸二次蒸汽換熱后回釜內(T502),泵(P502)部分經換熱器(E502)再次與粗酸換熱后回釜(T502)內;由甜水由泵(P503)經三效一冷(BE506)(脂肪酸尾氣冷凝器E409、402塔盤管等)換熱后回預濃縮二效釜內;由泵(P504)經加氫換熱器(E204)與粗氫化油進行換熱回預濃縮二效釜內。預濃縮二效出料由液位自動控制系統(LIC505)泵(P505)入甜水貯罐(V502a-c)進行油層分離。預濃縮二效二次蒸汽經冷凝器冷凝成水送水解。
6.2濃縮工藝流程
6.2.1工藝流程簡圖

6.2.2工藝流程簡述
經處理后甜水由貯罐(V504)用泵(P506)經預熱器(BE509a、b)與三效余氣預熱后輸入一效蒸發器(T503),一效液體經泵(P507)輸入硬脂酸蒸餾冷凝器(E403)后回到一效進行循環;經泵(P508)輸入硬脂酸蒸餾冷凝器(E406、E408)回到一效進行循環。在硬脂酸塔停車時可用蒸氣加熱器(BE503)進行循環加熱。一效通過液位自動控制系統(LIC501)進入二效蒸發器(T504),二效液體經泵(P509)與一效二次蒸汽進行換熱進行循環,二效通過液位自動控制系統(LIC502)進入三效蒸發器(T505),三效液體經泵(P510)與二效二次蒸汽進行換熱進行循環;經泵(P511)與甘油冷卻器一(E604)、黑腳冷卻罐(V608)換熱循環。三效液位達到規定值后由泵(P512)通過三效液位自動控制系統(LIC503)向甘油進料貯罐(V601)出料。
、工藝操作指標
7.1溫度
7.1.1預濃縮一效: 110-130℃
7.1.2預濃縮二效: 65-85℃
7.1.3濃縮一效: 115-135℃
7.1.4濃縮二效: 120-125℃
7.1.5濃縮三效: 75-95℃
7.2壓力與真空
7.2.1預濃縮一效: ≤0.25MPa
7.2.2預濃縮二效: ≥-0.065MPa
7.2.3濃縮一效: ≤0.25MPa
7.2.4濃縮二效: ≤0.1MPa
7.2.5濃縮三效: ≥-0.065MPa
7.2.6冷卻水 ≥0.2MPa
7.3液位
7.3.1預濃縮一效液位: 600mm
7.3.2預濃縮一效液位 600mm
7.3.3濃縮一效液位: 600mm
7.3.4濃縮二效液位: 600mm
7.3.5濃縮三效液位: 600mm
7.3.6甘油蒸餾進料貯罐:標尺高度60-85%
、開停車操作及正常操作控制
8.1預濃縮
8.1.1開車
8.1.1.1開車前準備
a、打掃清理安裝現場,疏通進出口通道及安全通道,檢查消防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
b、試壓查漏。根據管道、閥門、設備的設計壓力,用壓縮空氣或氮氣進行試壓查漏,并保壓24小時,平均每小時泄漏率不超過0.5%。主流程用水進行液壓試驗。
c、放光系統內水或試驗物料,打開閥門將管道設備吹干后,關閉所有閥門。
d、用空氣吹除管道、設備內雜物,吹除前應將有關閥門,儀表、液位計等不需吹除或易堵塞設備用盲板堵住,吹除完畢后,拆除盲板。
e、檢查儀表、電器是否運行可靠,手動調節自動控制裝置是否靈活受控。
f、檢查動力設備管道、儀表及安裝情況,單機試車合格。
g、檢查并落實好水、電、汽、儀表氣、原料等供應。
8.1.1.2打開預濃縮一效(T501)甜水進料閥,通知高壓水解壓入甜水或切換排放閥,切換時應先打開高壓水解出料甜水管道**預濃縮一效進料閥門后,再關閉直通貯罐閥門。
8.1.1.3通知高壓水解打開粗酸出料閥門粗酸經換熱器(E501、E502)后壓入粗酸貯罐(V303a)。
8.1.1.4打開預濃縮一效(T501)上蒸汽閥,及預濃縮二效加熱器(BE501)**高壓水解冷凝水貯罐(V302)冷凝水排放閥門。
8.1.1.5待預濃縮一效液位計有顯示后,打開預濃縮一效循環泵(P501)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開啟泵出口排氣閥,待泵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閥,甜水經水解粗酸換熱器(E501)后回到預濃縮一效進行循環。#p#分頁標題#e#
8.1.1.6待預濃縮一效(T501)液位達到600mm時,將預濃縮一效液位自動調節控制裝置(LIC504)投入運行,向預濃縮二效(T502)進料。
8.1.1.7啟動潛水泵電源,打開泵出口閥及預濃縮二效冷凝器(BE502a)進出口管路的閥門;打開冷凝器(BE502b)的冷卻水進出口閥門。開啟預濃縮二效水噴射泵(Pz501a/b)補水閥,待液位滿水箱1/2后開啟水泵電機建立真空,當真空≥-0.085MPa,微微開啟預濃縮二效系統真空閥建立真空。
8.1.1.8待預濃縮二效(T502)液位計有顯示時,打開預二效循環泵(P502)進口管路閥門,啟動泵電機電源。開啟泵出口排氣閥,待泵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閥及粗酸換熱器管路閥門,部分甜水經水解粗酸換熱器(E502)回到釜內;打開預濃縮二效加熱器(BE502)管路閥門甜水經加熱器回到釜內。
8.1.1.9聯系加氫崗位,打開粗氫化油冷卻水進出口管路閥門及粗氫化油冷卻泵(P504)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待泵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閥進行循環。
8.1.1.10打開循環泵(P503)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待泵運轉正常后開啟泵出口閥,甜水經濃縮三效一冷(BE506)、尾氣冷凝器(E409),若T404塔開車時,經塔頂部和中部盤管后回到預濃縮二效。若濃縮三效一冷(BE506)改用冷卻水,則關閉此段循環。
8.1.1.11待預濃縮二效液位達到600mm時,打開預濃縮二效出料泵(P505)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待泵運轉正常后打開調節閥前后閥門,將預濃縮二效液位自動調節控制裝置(LIC505)投入運行,甜水經換熱器(BE508)與三效余汽換熱后向貯罐(V501)進料。
8.1.1.12若預濃縮二效循環泵(P503)發生故障,應開啟甜水冷卻泵(P513)由一次壓濾貯罐(V503)經尾氣冷凝器(E409),若T404塔開車時,經塔頂部和中部盤管后回到一次壓濾貯罐。
8.1.2正常開車操作控制
8.1.2.1控制預濃縮一效(T501)的壓力在規定的指標范圍內。壓力超高應聯系高壓水解降低甜水出料速度或通過開大出料閥(出料旁通閥)降低釜內壓力,禁止壓力超高。
8.1.2.2保持預濃縮二效(T502)的真空度達到規定要求,因水噴射泵真空度下降應及時補加冷卻水,若水噴射真空泵堵塞必須倒換真空泵清理維修,冷凝器堵塞應進行疏通清理。
8.1.2.3控制預濃縮一效、二效溫度在規定的指標范圍內。
8.1.2.4檢查循環泵、出料泵是否運轉正常,發現響聲異常、泄漏等問題及時聯系處理。并對各運轉部件做好潤滑保養工作。
8.1.2.5 檢查甜水進出口溫度差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查找原因并及時處理。
8.1.2.6觀察冷凝水流速是否正常,控制預濃縮二效加熱器(BE501)冷凝水閥門大小以有少許蒸汽冒出為宜。
8.1.2.6檢查校對各自動控制系統閥門動作與液位高低是否一致,控制閥動作是否到位。檢查液位計是否靈敏可靠。
8.1.2.7甜水貯罐的液位控制在標尺的85%以下。
8.1.3停車
8.1.3.1 長期停車或停車檢修系統
a、聯系高壓水解停止甜水出料,禁止直接關閉甜水進料閥。
b、通過預濃縮一效與預濃縮二效壓差將預濃縮一效內甜水壓入預濃縮二效,當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手動控制或打開旁通閥出料。
c、當液位低于300mm時,關閉預濃縮一效循環泵(P501)出口閥,停泵電源。直**排放無料壓出,關閉出料閥門。
d、通過預濃縮二效出料泵(P505)將預濃縮二效甜水輸入甜水貯罐(V502a/b),當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手動控制或打開旁通閥出料。
e、當液位低于300mm時,關閉預濃縮二效循環泵(P502、P503)出口閥,停泵電源。
f、待預濃縮二效出料結束關閉出料泵(P505)出口閥門,停泵電源。
g、根據情況將塔釜內及泵內甜水放盡,進行維護保養。
8.1.3.2短期停車
a、聯系高壓水解停止甜水出料,禁止直接關閉甜水進料閥。
b、當預濃縮一效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自動控制停止出料。如要檢修相關管道或預濃縮一效應按8.1.3.1b將釜內甜水排盡。
c、關閉預濃縮一效循環泵(P501)出口閥,停泵電源。
d、當預濃縮二效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自動控制停止出料,關閉出料泵(P505)出口閥,停泵電源。
e、關閉預濃縮二效循環泵(P502、P503、P504)出口閥,停泵電源。如要檢修相關管道或預濃縮二效應按8.1.3.1d將釜內甜水排盡。
f、關閉相關閥門。
g、根據泵運轉情況對泵進行維修保養。
8.1.3.3緊急停車
因甜水貯罐溢鍋應采取緊急停車
a、手動關閉自動控制閥(LIC504、LIC505),關閉出料泵(P502)出口閥,停泵。
b、如時間較長應聯系高壓水解減少或停止甜水出料。
8.2濃縮
8.2.1開車
8.2.1.1開車前的準備
a、打掃清理安裝現場,疏通進出口通道及安全通道,檢查消防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
b、試壓查漏。根據管道、閥門、設備的設計壓力,用壓縮空氣或氮氣進行試壓查漏,并保壓24小時,平均每小時泄漏率不超過0.5%。
c、放光系統內水或試驗物料,打開閥門將管道設備吹干后,關閉所有閥門。
d、用空氣吹除管道、設備內雜物,吹除前應將有關閥門,儀表、液位計等不需吹除或易堵塞設備用盲板堵住,吹除完畢后,拆除盲板。
e、檢查儀表、電器是否運行可靠,手動調節自動控制裝置是否靈活受控。
f、檢查動力設備管道、儀表及安裝情況,單機試車合格。#p#分頁標題#e#
g、檢查處理后甜水貯罐、甘油蒸餾進料貯罐標尺是否靈敏可靠。
h、檢查并落實好水、電、汽、儀表氣、原料等供應。
8.2.1.2聯系甜水處理開車,處理后甜水貯罐控制在60-85%。
8.2.1.3開啟濃縮進料泵(P506)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待泵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道閥門,甜水經濃縮預熱器(BE509a、b)后輸入濃縮一效(T503)。
8.2.1.4待濃縮一效釜內液位計有液位有顯示后,打開循環泵(P507)進口管路上閥門,開啟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路**硬脂酸塔一冷凝器(E403)及回路管線上閥門進行循環加熱;打開循環泵(P508)進口管路上閥門,開啟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路**硬脂酸塔二、三冷凝器(E406、E408)及回路管線上閥門進行循環加熱。
8.2.1.5若蒸餾停車,應關閉**硬脂酸冷凝器循環系統閥門,開啟泵(P507或P508)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路**一效加熱器(BE503)及回路管線上閥門用蒸汽(打開加熱蒸汽閥門及加熱器冷凝水排放閥,閥門開度以排放冷凝水有少許蒸汽冒出為宜)進行加熱循環。
8.2.1.6打開濃縮一效(T503)頂端二次蒸汽閥及二效加熱器(BE504)冷凝水排放閥。
8.2.1.7濃縮一效液位達到600mm時,將濃縮一效液位自動調節控制裝置(LIC503)投入運行,向濃縮二效(T504)進料。
8.2.1.8待濃縮二效(T504)液位計有液位顯示時,打開循環泵(P509)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路**二效加熱器(BE504)及回路管線上閥門進行加熱循環。
8.2.1.9打開濃縮二效(T504)頂端二次蒸汽閥及三效加熱器(BE505)冷凝水排放閥。
8.2.1.10濃縮二效液位達到600mm時,將濃縮一效液位自動調節控制裝置(LIC504)投入運行,向濃縮三效(T505)進料。
8.2.1.11檢查預濃縮是否開車及循環泵(P503)是否運行正常,如未開車應打開三效一冷(BE506),三效二冷(BE507)冷卻水進出口閥通冷卻水。打開三效一冷(BE506)三效二冷(BE507)冷凝水排放閥。開啟濃縮三效水噴射泵(Pz502a/b)補水閥,待液位滿水箱1/2后開啟水泵電機建立真空,當真空≥-0.085MPa,微微開啟濃縮三效系統真空閥建立真空。
8.2.1.12打開殘汽收集器(V505)、預濃縮出料換熱器(BE508)、濃縮進料換熱器(BE509a、BE509b)冷凝水排放閥,控制閥門大小以有少許蒸汽冒出為宜。
8.2.1.13待濃縮三效(T505)液位計有液位顯示時,打開循環泵(P510)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路**三效加熱器(BE505)及回路管線上閥門進行加熱循環;打開泵(P511)啟動泵電機電源,打開排氣閥排氣,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管路**甘油出料換熱器(E604a)、硬脂酸黑腳冷卻罐(V407)及回路管線上閥門進行加熱循環。
8.2.1.14濃縮三效液位達到600mm時,打開濃縮三效出料泵(9512)進口閥,啟動泵電機電源,運轉正常后打開泵出口閥將濃縮三效液位自動調節控制裝置(LIC505)投入運行,向甘油蒸餾進料貯罐(V601)進料。
8.2.2正常操作控制
8.2.2.1控制濃縮一效、二效的壓力在規定的指標范圍內。壓力超高應聯系加大濃縮進料速度或通過開大出料閥(出料旁通閥)降低釜內壓力,禁止壓力超高。
8.2.2.2保持濃縮三效的真空度達到規定要求,因水噴射泵真空度下降應及時補加冷卻水,若水噴射真空泵堵塞必須倒換真空泵清理維修,冷凝器堵塞應進行疏通清理。
8.2.2.3控制濃縮一效、二效、三效的溫度在規定的指標范圍內。
8.2.2.4檢查循環泵、出料泵是否運轉正常,發現響聲異常、泄漏等問題及時聯系處理。并對各運轉部件做好潤滑保養工作。
8.2.2.5檢查粗甘油進出口溫度差是否正常,無溫差或溫差變小應查找原因并及時處理。
8.2.2.6觀察冷凝水流速是否正常,控制濃縮二效加熱器(BE505)冷凝水閥門大小以有少許蒸汽冒出為宜。
8.2.2.6檢查校對各自動控制系統閥門與液位高低是否動作一致,控制閥動作是否到位。
8.2.2.7檢查液位計是否靈敏可靠。
8.2.3停車
8.2.3.1 長期停車或停車檢修系統
a、聯系甜水處理崗位停車,停止處理后甜水向濃縮一效進料。
b、聯系硬脂酸蒸餾準備停車。
c、通知甘油蒸餾做好物料切換工作或作停車準備。
d、通過濃縮一效與濃縮二效壓差將濃縮一效內甜水壓入濃縮二效,當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手動控制或打開旁通閥出料。
e、當液位低于300mm時,關閉濃縮一效循環泵(P507、P508)出口閥,停泵電源。
f、通過濃縮二效與濃縮三效壓差將二效甜水串入三效,當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手動控制或打開旁通閥出料。
g、當二效液位低于300mm時,關閉濃縮二效循環泵(P509)出口閥,停泵電源。
h、通過濃縮三效出料泵(P512)將三效粗甘油輸入甘油蒸餾進料貯罐(V601),當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手動控制或打開旁通閥出料。
i、當三效液位低于300mm時,關閉三效循環泵(P510、P511)出口閥,停泵電源。
j、待預濃縮二效出料結束關閉出料泵(P512)出口閥門,停泵電源。
k、關閉相關閥門。
l、根據情況將塔釜及泵內甜水放盡,進行維護保養。
8.2.3.2短期停車
a、聯系甜水處理崗位停車,停止處理后甜水向濃縮一效進料。#p#分頁標題#e#
b、聯系硬脂酸蒸餾準備停車。
c、當濃縮一效(T503)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自動控制停止出料。如要檢修相關管道或濃縮一效釜應按8.2.3.1b將釜內甜水排盡。
d、關閉濃縮一效循環泵(P507和P508)出口閥,停泵電源。
e、當濃縮二效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自動控制停止出料,如要檢修相關管道或濃縮二效應按8.2.3.1d將釜內甜水排盡。
f、關閉預濃縮二效循環泵(P509)出口閥,停泵電源。
g、當濃縮三效液位低于600mm時,可通過自動控制停止出料,關閉出料泵(P512)出口閥,停泵電源。如要檢修相關管道或濃縮二效應按8.2.3.1f將釜內粗甘油排盡。
h、關閉濃縮三效循環泵(P510和P511)出口閥、停泵電源。
i、關閉相關閥門。
j、根據泵運轉情況對泵進行維修保養。
、設備操作規程
9.1離心泵
9.1.1啟動前準備
9.1.1.1起動前要把泵及現場清理干凈。
9.1.1.2檢查托架內潤滑油量是否適量、油位計是否完好。
9.1.1.3未接聯軸器前先檢查電動機的轉向,與泵的轉向箭頭一致后,接好聯軸器。
9.1.1.4裝好機械密封或填料和聯軸器后可方便地用手轉動泵軸,應無碰撞現象。
9.1.1.5起動前應將泵內灌滿液體,驅除泵中空氣后,將出口管路閥門。
9.1.1.6檢查基礎螺栓有無松動,壓蓋是否歪斜,以及潤滑油和冷卻水的供應是否正常。
9.1.2起動
9.1.2.1關閉出口閥門,起動電機,當泵達到正常轉速,且儀表指出相應壓力時,再慢慢打開出口管路閥門,調節到所需的工況。在出口管路閥門關閉的情況下,泵連續工作的時間,不能超過3分鐘。
9.1.2.2起動過程中要注意電動機的功率讀數及泵的振動情況,振動數不超過0.06毫米,測定部位是軸承座。
9.1.2.3機械密封應無泄漏、發現現象,填料密封應呈滴水狀態。
9.1.3運行
9.1.3.1經常檢查泵和電機的發熱情況(軸承的溫度不應超過75℃)及油位計供油情況。
9.1.3.2不能用吸入閥來調節流量,避免產生汽蝕。
9.1.3.3泵不宜在低于30%設計流量下連續運轉,如果必須在該條件下連續運轉,則應在出口處安裝旁通管,排放多余的流量。
9.1.3.4注意泵運轉有無雜音,如出現異常狀態時,應及時消除或停車檢查。
9.1.4停泵
9.1.4.1緩慢關閉出口管路閥門。
9.1.4.2切斷電源,視情況關閉泵進口管路閥門。
9.1.4.3如果停車時間較長,應放光泵內物料,防止物料凍結、凍裂泵體。
9.1.4.4如果長時間停車,應將零部件拆洗干凈后重新裝好,并涂防銹油處理。
9.1.4.5泵運行1500小時后,要全部更換潤滑油一次。
9.2水噴射真空泵
9.2.1開車前的準備
9.2.1.1起動前要將水箱、泵、管道及現場進行清理干凈。
9.2.1.2檢查連接管道及各法蘭連接部件有無松動泄漏,用蒸汽或空氣打壓試漏,試驗壓力在0.2-0.3MPa,如發現泄漏應及時補焊。
9.2.1.3檢查泵電動機的轉向是否與泵的轉向一致。
9.2.1.4裝好泵機械密封或填料和聯軸器后可方便地用手轉動泵軸,應無碰撞現象。
9.2.1.5檢查基礎螺栓有無松動,壓蓋是否歪斜。
9.2.1.6檢查泵內是否有適量的潤滑油。
9.2.1.7檢查補充水管路及泵冷卻水管是否連接,并通知供水。
9.2.1.8打開水箱進水閥(補水閥)加水**溢流口。
9.2.1.9關閉系統真空閥。
9.2.2建立真空
9.2.2.1啟動泵電機,泵出口壓力在0.3-0.35MPa,若達不到要求則應檢查維修正常。
9.2.2.2檢查水噴射泵運轉是否正常,有無泄漏或電機有無異常響聲。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9.2.2.3觀察真空室真空表,真空度達到或超過-0.085MPa時,緩慢打開系統真空閥,保持真空室真空在-0.06MPa以上,待系統真空達到或接近-0.06MPa后全開系統真空閥。
9.2.2.4檢查水箱水溫,如水溫升高超過45℃應開啟補水閥加水。
9.2.3停車
9.2.3.1關閉系統真空閥。
9.2.3.2停泵電源。
9.2.3.3關閉補水閥。
9.2.3.4根據情況進行破真空或放光箱內貯水,冬季停車防止水凍結應放光水箱、泵體及管道內積水。
9.3潛水泵
9.3.1開車前的準備
9.3.1.1 檢查電泵轉動是否靈活,應無卡死點,拆卸的電機和泵應用聯軸器聯接,注意上緊頂絲。
9.3.1.2打開排氣和注水螺塞,往電機內腔注滿清水(防止假滿),上好螺塞,不應有漏水現象。
9.3.1.3裝好保護開關和啟動設備,點動電機,看電機轉向是否和標牌方向一致,若相反,調換任意兩根接頭。
9.3.1.4用500伏兆歐表測量電機jue緣電阻值應不低于500兆歐;測量電機繞組對地jue緣電阻值應不低于5兆歐。
9.3.1.5上好護線板和濾水網,下井安裝。
9.3.2啟動
啟動電機電源,并注意觀察,如有異常應停止運行,查明原因后進行處理。
9.3.2.1檢查電壓、電流是否在額定值規定范圍內。
9.3.2.2檢查jue緣電阻是否高于0.5兆歐
9.3.2.3檢查泵出水量是否正常。
9.3.2.4檢查電泵有無異常響聲或較大震動。
9.3.3停車
9.3.4維護保養
9.3.4.1通過閥門操作控制條件在正常工況下運行。
9.3.4.2電泵每運轉2500小時進行一次檢修。
9.3.4.3將潛水泵從深井中吊出,拆去護線板和濾水網,松開進水節與電機聯接座螺栓,擰下聯軸器頂絲,將電機和水泵分離,取出聯軸器。根據使用情況分別對電機和水泵進行拆卸清理,清除鐵銹、污泥,更換易損件后分別裝好鍵,用聯軸器將電機與水泵連接上好頂絲,并將進水節與聯接座結合面涂上黃油,并用螺栓連接。#p#分頁標題#e#
9.3.4.4電泵存放時,應放盡凈電機內部的清水,擦干表面,軸伸涂上黃油,將電纜包扎好。
、非正常現象原因及處理方法
序號 |
非正常現象 |
原因 |
處理方法 |
1 |
預濃縮二效出料甜水濃度低 |
水解出料時甜水低 |
聯系高壓水解控制好油水比例 |
閃蒸釜出汽閥開啟過小或不暢 |
開大閃蒸釜出汽閥 |
冷凝器堵塞或冷卻水量不足 |
清理冷凝器或加大冷卻水量 |
濃縮液循環加熱能量少 |
延長出料時間 |
序號 |
非正常現象 |
原因 |
處理方法 |
2 |
三效出料甘油濃度低 |
進一效濃度過低 |
提高預濃縮進料濃度 |
進料或出料速度過快 |
聯系甘油蒸餾控制粗酸進料速度平穩 |
蒸餾停車或運行不正常 |
可改用蒸汽加熱維持正常生產 |
濃縮三效冷凝器效果差 |
清理或拆洗冷凝器 |
蒸汽、冷凝水管道不暢或堵塞 |
清理管道雜物 |
3 |
真空度低 |
水噴射真空泵循環水溫高 |
加大換水量 |
水噴射真空泵出水量不足、管道堵塞 |
檢查泵、葉輪、管道零件及噴射板并維修正常 |
冷凝器效果差 |
提高換熱效果或清理維修 |
4 |
冷凝水中甘油含量高 |
濃縮釜液位高,蒸汽帶液 |
降低釜內液位 |
換熱器泄漏 |
關閉甜水循環系統或停車維修 |
5 |
預濃縮一效壓力逼高 |
水解壓水過快 |
聯系減小壓水速度 |
二次蒸汽管路上閥門開啟過小 |
開啟閥門加大排氣量 |
6 |
一效壓力逼高 |
蒸餾速度快產生的能量大 |
開大閥門加大排氣量 |
、崗位中間控制檢驗項目及頻次
11.1生產正常情況下檢測項目
序號 |
取樣名稱 |
檢驗內容 |
檢驗頻次 |
1 |
預濃縮二效 |
濃度 |
2次/班 |
2 |
濃縮一效進料 |
濃度、皂化當量、酸堿度 |
1次/班 |
3 |
濃縮三效出料 |
濃度、皂化當量、酸堿度 |
2次/8小時,3次/12小時 |
11.2開停車及生產非正常情況下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調整檢測頻次或增加檢測項目。
、巡回檢查內容和要求
12.1每半小時巡回檢查內容
a、各濃縮釜壓力;
b、各濃縮釜溫度。
12.2每1小時巡回檢查內容
a、各濃縮釜液位;
b、循環泵、出料泵電機電流,運轉、響聲。
12.3每4小時檢查內容:
a、 處理后甜水貯罐液位;
b、 甘油進料貯罐液位。
12.4在巡回檢查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如影響到其它崗位控制條件時,應提前與相應崗位聯系后再進行處理。如無法處理或緊急情況,應及時向班長或車間報告后再進行處理,特殊情況邊報告邊處理。#p#分頁標題#e#
、交接班交接內容及責任
13.1具體交接班內容如下:
a、各控制指標(如濃縮釜液位、溫度、壓力等)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b、預濃縮二效及濃縮三效出料濃度及質量是否過到規定指標;
c、液位計、自動控制閥是否靈敏準確;
d、處理后甜水貯槽、甘油蒸餾進料貯罐液位;
e、運轉電機、電器、控制器是否正常及維修、維護保養情況等;
f、本崗位所保管設備、工具、用具是否完好;
g、其它非正常情況,包括通知、檢驗單等整理、記錄備案;
h、崗位及干衛包干區打掃情況;
i、交接記錄。
13.2交接班權利、義務及責任
13.2.1接班有權向交班者詢問上班生產情況及發生故障處理等情況;有權要求交班者處理好或控制好操作指標后再進行交接,特殊情況如設備故障除外;交班者有義務回答接班者提出的有關生產的問題。如交接有異議由交接班長進行處理。
13.2.2屬正常交接內容未交接清楚而接班者,所發生的問題由接班者負責。
13.2.3屬非正常交接內容未交接清楚由交班者負責。
、崗位職責與監督考核
14.1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嚴格控制操作參數在工藝指標范圍內;嚴格執行巡回檢查規定;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14.2預濃縮甜水出料濃度不應低于26%,殘渣水解出料時濃率不低于21%。如出現設備故障應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應及時向車間或班長匯報說明原因。甜水濃度低于規定濃度超過24小時且找不到原因,一次處以20元罰款。屢次發生將予調離本崗位或辭退處理。
14.3濃縮粗甘油出料濃度不得低于85%,如出現設備故障應及時處理,不能處理應及時向車間或班長匯報說明原因。甜水濃度低于規定濃度超過24小時且找不到原因,一次處以20元罰款。屢次發生將予調離本崗位或辭退處理。
14.4 預濃縮二效、濃縮三效必須進行真空操作,真空度不得低于-0.065MPa。因換水不量不足或未及時更換有故障真空泵導致真空下降,發現一次處以當班操作人員10元以上罰款。
14.5檢查各循環泵運行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現象或響聲應及時聯系修理工(電工)修理。未發現問題或未及時修理影響生產者,一次處理20元以上罰款。
14.6檢查各循環泵出口與回路管道否有堵塞現象,影響濃縮效果。可通過測量泵出口與回路溫度差來判斷,若發現管路無溫差或回路溫度低于泵出口溫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未發現管道堵塞影響濃縮效果的,發現一次給予20元以上的罰款。
14.7監督甜水處理質量,要求進入濃縮系統甜水達到規定指標。
14.8根據甘油蒸餾情況調節濃縮三效出料泵的大小,確保甘油蒸餾進料貯罐(V601)液位不得超過標尺的60-85%。
14.9禁止設備壓力超高運行,濃縮系統壓力應小于0.3MPa。
14.10禁止預濃縮停車時直接關閉高壓水解甜水進料閥。否則造成高壓水解壓力逼高,引發嚴重安全事故。因此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承擔,如問題嚴重將予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14.11按時進行巡回檢查,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未按要求進行巡回檢查,未發現問題、拖延或延誤處理問題的時間,導致問題擴大或造成損失的由當事人承擔責任,賠償20-30%的損失;如問題嚴重將予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14.12按要求對機械設備及拖車進行維護保養。如因人為操作不當或維護不善造成機械設備(包括拖車)的損壞,由當事人負責賠償維修費用的20-30%,屬于人為破壞的,負責全額賠償,并處以100-200元的罰款或作辭退處理。
14.13車間不定期對車間員工進行培訓、考試(理論和實踐),如三次考試不合格者,將予調離崗位或辭退處理。
14.14管理好本崗位消防器材,定期檢查、整齊擺放。若本崗位所屬消防器材未按規定擺放,或使用后未通知有關部門處理,發現一次罰款5元。
14.15發生事故應及時向班長或車間匯報,隱瞞不報或謊報者將處以100元以上的罰款,情節嚴重予以辭退。
14.16報表記錄準確及時,字跡工整清晰。報表記錄不及時、不真實發現一次罰款20元。
14.17交接班記錄(以書面為準)不嚴,**次發現罰款10元,以后發現一次罰款20元。接不嚴造成事故者,交接雙方各同承擔50%責任。
、安全操作規程
15.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格遵守本崗位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工藝指標及安全管理有關規定。
15.2上崗位前要按規定穿帶好勞動保護用品。
15.3開啟閥門要緩慢,防止燙傷事故發生。
15.4控制容器在規定的溫度和壓力范圍內,禁止超溫、超壓運行。
15.5預濃縮停車時,必須在聯系水解后方可進行關閉甜水出料閥操作。
15.6運轉設備運動部位必須有護罩保護,禁止在設備運轉時維修動點零部件。
15.7潛水泵jue緣小于0.5兆歐,應停止使用,檢查維修達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15.8如發生電器故障應及時找電工修理,不得私自處理,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15.9進入設備維修時,必須辦理進入容器作業許可證,作業時有專人監護。
15.10在干燥的設備內使用照明燈,照明電壓不得高于36伏,在潮濕的環境下使用照明燈時,照明電壓不得高于12伏,且燈炮外必須有護罩。
15.11 高空作業,必須按要求系好安全帶,做好防范措施。
#p#分頁標題#e#
編制:韓永祥 編制日期:05年7月 版次:0版